18条新规打破"谁弱谁有理",车主行人必看
11月15日起,全国交通领域18条新规正式落地执行!这波新规整合了公安部最新记分细则、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补充条款,核心就是打破多年来“谁弱谁有理”的模糊判责,用明确的规则划清车主、行人、非机动车的责任边界。不管你是开车、骑电动车还是日常步行,这些变化都直接关系到出行安全、违章处罚和事故理赔,今天用大白话把18条新规的核心要点拆透,全是实用干货,看完记牢少踩坑、不亏冤枉钱。

先跟大家说清楚:这18条新规是全国统一执行的,没有地域差异,11月15日起正式生效,不管是新老司机还是行人,都得按新规来,别再抱着“行人无责”“电动车弱势”的老想法,现在判责只看“谁违规、谁过错”。
一、责任认定大调整:5条新规打破“弱势免责”,过错方担全责
这部分是新规的核心,彻底告别“和稀泥”式判责,不管身份是车主还是行人,只要违规导致事故,就得承担对应责任。
1. 行人、非机动车闯红灯、横穿马路引发事故,一律认定为主要责任或全责;车主无违规行为的,不承担赔偿责任,不再强制“人道主义补偿”。
2. 电动车逆行、走机动车道、违规载人载物(比如超标电动车带成年人)、闯红灯引发碰撞,由电动车骑行者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,车主无过错的无需担责。
3. 行人翻越护栏、在高速路、快速路行人通行区域外行走引发事故,行人负全责,机动车一方仅在有过错时才承担相应责任。
4. 非机动车闯信号灯、逆行与机动车发生事故,若机动车已按规定减速、避让,非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责任;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的,按过错比例划分责任,不再直接判机动车主责。
5. 车辆正常行驶时,行人突然冲出绿化带、隔离带引发事故,行人负主要责任,机动车方仅承担次要责任(无过错时责任不超过10%)。
二、车主必看:6条新规明确行车责任,记分、理赔有变化
车主最关心的违章记分、事故处理、理赔流程,新规都做了细化,避免“莫名担责”“多花钱”。
6. 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时,必须停车让行,未停车让行的记3分、罚200元;若因未礼让导致事故,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。
7. 开车使用手机、分心驾驶(比如刷视频、聊电话)引发事故,一律认定机动车方主要责任,同时记2分、罚100元,情节严重的(如造成人员伤亡)加重处罚。
8. 车辆超速、酒驾、毒驾、无证驾驶引发事故,无论对方是否有轻微违规,均由违规车主承担全部责任,保险理赔按合同约定执行,酒驾毒驾直接拒赔。
9. 临时停车必须在规定区域内,占用消防通道、盲道、斑马线停车,除了罚200元、记3分,若引发事故需承担相应责任;高速路应急车道非紧急情况停车,记6分、罚200元。
10. 货车、大客车超载、超限行驶,若与非机动车、行人发生事故,在划分责任时加重一档处罚,同时超载超限部分另行处罚(超载30%以上记6分)。
11. 交通事故后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(如三角警示牌)、未及时撤离现场造成二次事故的,由未履行义务方承担主要责任。
三、行人、非机动车主注意:4条新规约束行为,违规要担责
别再觉得“走路、骑电动车不用担责”,新规对行人、非机动车的约束更明确,违规不仅危险,还得赔别人钱。
12. 行人在路口、斑马线不按信号灯通行,或在马路中间嬉戏、逗留引发事故,自行承担相应责任,还可能被处以50元以下罚款。
13. 电动车必须登记上牌才能上路,无牌、套牌电动车被查将暂扣车辆;骑行时不戴安全头盔,罚20-50元,若因未戴头盔加重自身伤害,责任自负。
14. 电动三轮车、四轮车(超标低速电动车)违规上路行驶,若属于禁行区域,一律暂扣车辆;引发事故的,骑行者承担主要责任,且保险可能不予理赔。
15. 非机动车逆行、闯红灯、违规变道与机动车发生事故,非机动车方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,需赔偿机动车维修等相关损失。
四、政务服务升级:3条新规简化流程,办事更省心
除了责任认定,新规还优化了违章处理、年检、换证等流程,减少跑腿次数。
16. 电子驾驶证、电子年检标全国通用,交警路面检查时,出示手机电子凭证即可,无需携带纸质证件;违章处理支持线上缴费、线上申诉,审核结果3个工作日内反馈。
17. 小型私家车年检周期优化,非营运小微型客车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2次(第6年、第10年),超过10年的每年检测1次,无需频繁上线。
18. 驾驶证期满换证支持“异地通办”,无需返回户籍地,可在全国任一车管所或线上政务平台申请,提交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领取新证;驾驶证扣分清零规则不变,记分周期内未记满12分,缴清罚款后自动清零。
实用出行指南:遇到问题这么办,少跑冤枉路
1. 事故处理:发生轻微刮蹭,无人员伤亡且责任明确的,直接走“快处快赔”,拍照留存证据后尽快撤离现场,避免交通拥堵;责任有争议的,立即报警,等待交警到场划分责任,别私下协商留下隐患。
2. 维权取证:不管是开车还是步行,遇到事故先拍照片、录视频,保留现场痕迹、信号灯状态、双方车辆位置等证据,这是责任认定的关键;若对方违规,别争执,直接报交警处理。
3. 咨询渠道:不清楚新规细节或有疑问的,可拨打12123交通服务热线,或登录“交管12123”APP查询;违章申诉、业务办理也可通过APP操作,不用跑线下窗口。
最后想说,这18条新规的核心不是“惩罚谁”,而是用明确的规则让大家都守规矩,减少交通事故。“谁弱谁有理”的时代已经过去,现在“谁违规、谁担责”,不管是车主、行人还是非机动车主,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出行安全是自己的事,新规既保护守规矩的人,也约束违规的人。希望大家把这些要点记在心里,开车时多一份谨慎,走路、骑电动车时多一份自觉,不仅能避免违章罚款,还能减少事故风险。
建议大家转发给身边的家人、朋友,让更多人知道11月15日起的这些交通变化,一起遵守规则,平安出行。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随时查询交管部门官方信息,别轻信网传谣言,按新规规范出行准没错。
- 18条新规打破"谁弱谁有理",车主行人必看
- “史上最长春节假期”,休假就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
- 百年一遇“晚重阳”上线!这些玄机你知道吗?
- 你设置的密码真的安全吗?
- 东营,红了!
- 快扔掉!戴一天,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
- 今年最重磅天象,月全食要来了!
- 存钱和不存钱,中年以后是不一样的人生
- 这几种碳水,以为会长胖,实际健康还减肥
- 30岁后跑步,快慢不重要!这6 条真理,越早吃透越好
- 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盛 专家解释原因
-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来了 网号+网证为你加密!申领攻略→
- 台风要扎堆来了!酷暑炎热→暴雨模式,一键切换
- 减肥就是不断重复这4件事,让体重咔咔下降
- 空调不要再开26°C了!美的官方科普:这种设置更省电
- 民航局: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
- 2025年东营市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
- 东营市教育局官网 2025年东营中考成绩查询入口
- 最佳午睡时长来了!研究发现:经常午睡的人,千万别超过这个时间!
- 极端大风要来,别出门!



